News

手機版語言請選擇English简体中文 ...
「莫忘東江水,飲水思故源」,東江水是香港市民的生命之源。過去香港一直面臨雨水收集不足、淡水資源短缺的問題。上世紀60年代,更遇上百年一遇的大旱災,嚴重打擊民生及經濟。在這危急關頭,國家於1965年毅然啟動東深供水工程,引東江水經深圳輸港,為香港的社會和經濟發展注入強大而 ...
隨着社會的急速發展及轉變,學生面對的挑戰日益複雜,協助他們順利過渡各種考驗和轉變,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,是培育他們成長的重要一環。教育局一直鼓勵全校參與學生精神健康、訓育及輔導的工作,透過整合學校的各種資源和人力,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。在「全校參與」的模式下,學校 ...
教育局在規劃公營學位和學校的發展時,一直密切留意學齡人口的變化,通過持續評估學位供求情況,並以學生利益為首要考慮,檢視與班級結構相關的安排及支援措施,並以「軟着陸」為目標,確保本港教育體系得以健康和可持續發展。 根據政府統計處在2023年8月發表的香港人口推算,即使計及 ...
校舍環境和學與教有莫大關係。政府一直致力透過策略性校舍發展規劃,為學生打造更優質的學習環境。除了為學校提供恆常的保養和修葺工程外,教育局推出不同措施持續改善校舍設施,揉合各種設計和環保元素,優化學習環境,創建快樂並具創造力的校園。 優化校舍設計 改善教學環境 目前全港 ...
公民與社會發展科(公民科)內地考察是一個全方位體驗式學習平台,配合公民科課程,讓學生親赴內地,感受國家發展的脈動。內地考察給予學生的不僅是參訪交流的活動,更是集考察前的討論研習、考察期間的探索體驗,以至考察後的反思成長於一體的完整學習歷程。我最近參與了公民科「珠海 ...
第二階段 日期:2025年3月17至21日及4月7至11日 地點:惠州市 香港赴內地交流人員: 共七名教育局支援人員及六名中小學英語教師 此階段主要活動包括由香港教師為惠州市學校舉辦講座,以及兩地教師一同集體備課、觀課及議課等活動。四月時有跨校交流活動及總結會展示成果。 花絮: ...
近年,社會和學界紛紛關注學齡人口呈現結構性下降帶來的影響,而教育局亦一直密切留意學齡人口的變化,動態評估學位供求情況,以及檢視現行政策及公共資源運用的效能,確保學生能在穩定的教學環境,透過多元化的學習機會實現全人發展,並同時確保寶貴的公共資源得以善用。 誠然,要 ...
行政長官在2024年《施政報告》提出於中小學持續大力推動STEAM(即科學、科技、工程、藝術和數學)教育,促進創新科技(包括人工智能)與教育深度融合,並成立數字教育策略發展督導委員會,推動數字教育。委員會於本月十七日舉行首次會議。作為主席,我衷心感謝各委員就數字教育的發展方向 ...
透過「探索與研究」推行數學建模的學與教資源套 ...
新來港兒童,入學安排新來港定居學童入學安排 (流程圖) 新來港兒童可透過以下途徑尋求學位: 家長可直接聯絡學校,為子女遞交入學申請,學校會按其校本情況(例如是否有學位空缺)考慮有關申請。 教育局轄下的四個區域教育服務處 (包括港島、九龍、新界東及新界西) ,會協助有需要的新來港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