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

當生成式AI蓬勃發展,「資料從哪來、能不能用」成為全球關注焦點;在台灣,一場由七法與法源公司之間的著作權訴訟,正揭開法制尚未回應AI時代資料使用爭議的真空地帶。當技術創新撞上舊有法律框架,台灣該如何在保護權利與鼓勵創新之間,找到新的平衡點?
醫院、科技業都參賽「基因數據尋寶」!台達電擬花21億投資的NGS篩檢,能檢測出各種遺傳變異,費用從百萬降到3萬元,一般民眾也能負擔。然而從基因預知生病可能性,卻存在隱憂。 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 ...
韓國近年重手打房不斷,但房價愈打愈高,近日韓國政府再宣布更嚴厲打房政策,包括兩房以上買房不給貸款,貸款最長年限從40年降為30年、貸款購屋者需在6個月入住等,不少網友表示,「台灣可學一下嗎」。
新手爸媽總希望給寶寶最周全的照顧,但你知道「新生兒保險」該什麼時候買、保哪些才夠嗎?本文帶你了解新生兒保險的保障內容、投保時機、挑選技巧,並解答爸媽最常見的疑問,讓你幫寶寶選對第一張保單。
每段婚姻都有一個美好的起點,那些曾經許下的承諾與對未來的憧憬,曾是彼此攜手前行的動力。但當關係逐漸陷入泥淖,無法溝通的失落感與日積月累的失望,讓人不禁懷疑:我該離婚,還是繼續撐下去?
這半年來,日圓升值9%,主因全球貿易戰以及美國總統川普大力推動降息,影響美元走勢。從2020年至今,日圓兌美元匯率在每年7月都升值,平均上漲2.8%,是這段時間內表現最好的月份。
美國頂尖資工院校之一,畢業生遍佈全球各地大型科技公司的卡內基美隆大學,資工教授柯提納(Thomas ...
權值股帶量勁揚,台股站回5日線;台幣打回原形,午盤強升挑戰29元;長榮航發3個月年中獎金,升值有助獲利;5月製造業景氣驚現衰退「藍燈」;富邦看好台股Q4挑戰24000點「不要浪費利空機會」;中國6月製造業PMI回升,陸股漲跌互見。
我們可以來算一下,投資獲利至少要賺到多少錢,才會比還房貸更好?換句話說,你的投資報酬率要超過房貸利率,你才會賺錢! 只要上面的表核對一下,若對自己的投資標的很有信心,且有把握,也超過房貸利息,當然投資會比較有利。
在創業或工作的路上,我們常常被外界定義的「成功」所框架,卻忽略了,真正的成功,往往來自於一種持續探索的心態,或你為著使命義無反顧的投入。回想起自己這幾年的角色轉換與思考,我漸漸瞭解到:無論是作為「創業者、管理者、協助者,還是永遠的學習者」,最終都指向 ...
在台灣服務業,一場看不見盡頭的人力荒,正悄悄吞噬中階主管。當離職潮如海浪般一波波襲來,站在「海景第一排」的他們,既要穩住前線、扛起責任,又得安撫團隊情緒、承接上下壓力。他們,看似撐住了,但真的還好嗎? 高培鈞在零售業打滾十多年,從工讀生一路做到區經理 ...
擔任過外交官、國安會及總統府秘書長,李大維退休一年內就交出新書《和光同塵》。這是一本權力中心的沉默筆記,除了揭露川普第一任期、裴洛西來台的美台內幕,專訪時更透露外人難以認識到的前老闆蔡英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