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

美國對等關稅於美東時間7日起實施,不過在野黨質疑執政團隊從頭到尾都沒告知是關稅疊加。台經院院長張建一表示,產業界、學界皆知是疊加稅率,部分有心人士說法是抹煞政府先前談判關稅的努力。
核三重啟公投說明會本周陸續舉行,正方代表清大特聘教授葉宗洸在首場說明會上指出,因核三廠停機,已出現「中電南送」現象。台電9日回應表示,不同區域電力相互融通協助是為確保穩定供電的常態,白天光電充足時,南部經常超過半天時間發電量大於用電量,電力由南部送往 ...
過去七個月來,莫斯科與華府一直在討論是否舉行峰會,以商討結束烏克蘭戰爭的問題。8日,美國總統川普宣布,他將15日在阿拉斯加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會面。阿拉斯加是1867年俄羅斯帝國以720萬美元賣給美國的土地,當時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因戰爭債務不堪重負。
紐約時報報導,為了敲定這份協議,歐盟官員做出多項讓步,包括延續美國龍蝦進口零關稅的政策,延長原定2020年協議的期限。歐盟也將在三年內採購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,並且口頭承諾投資美國企業與技術數千億美元。
雲林縣長張麗善今天表示,中央政府應積極與美國談判,爭取更低關稅待遇,比照歐洲聯盟採「不疊加關稅」條件,兼顧農民、勞工及產業界權益,避免在國際貿易中成受害者。